先賢祠(Panthéon)是法國偉人安息之地,也是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傑作。從伏爾泰到居里夫人,這裡紀念法國的知識與革命精神。

文章目錄
1. 介紹先賢祠
先賢祠坐落在巴黎第五區,是一座新古典主義建築,最初為紀念巴黎守護聖人聖熱內維耶芙(Sainte Geneviève)而建,如今是法國偉人長眠之地。
外觀以高大的科林斯柱和三角楣飾為特色,內部有宏偉的大廳、傅科擺(Foucault’s Pendulum)和地下墓室,供奉伏爾泰、盧梭、雨果等歷史名人。
2. 先賢祠的歷史故事
先賢祠的歷史始於1758年,當時路易十五為感謝聖熱內維耶芙治癒他的疾病,下令建造一座教堂。建築師雅克-日耳曼·蘇弗洛(Jacques-Germain Soufflot)設計了這座新古典主義建築,融合羅馬萬神殿與聖彼得大教堂的元素,於1790年完工。法國大革命期間,教堂被改為「先賢祠」,用於安葬為法國做出貢獻的偉人。
1791年,伏爾泰成為首位入葬者,隨後盧梭、雨果、左拉等陸續加入。1907年,物理學家瑪麗·居里成為首位女性入葬者,表彰其科學成就。1851年,物理學家雷昂·傅科(Léon Foucault)在先賢祠展示了他的傅科擺,證明地球自轉,至今仍是科學史的經典展品。
3. 怎麼前往先賢祠
地鐵
搭巴黎地鐵10號線到Cardinal Lemoine站或Maubert-Mutualité站,出站後步行約8分鐘。
RER郊區鐵路
搭RER B線到Luxembourg站,下車後沿著Rue Soufflot走過來大約5~7分鐘。
4. 景點記錄和體驗分享
入場前我們排隊等了一陣子,趁等待時抬頭看了一下,先賢祠的巨大科林斯柱和頂部的雕刻都好美呀。

從先賢祠大門口直直往望看,可以看到隔了幾個路口的艾菲爾鐵塔!

運氣不錯這天人不多,只排隊了大約10分鐘。一入場後場內更壯觀,看起來好像雄偉的大教堂一樣(但這裡不是教堂是先賢祠)。

走進入口後會先看到放在路中間的立體介紹小檯子,我們超喜歡這個先賢祠小雕像的,旁邊的介紹也很簡潔易懂!

然後往前走幾步,就是先賢詞的第一重點-傅科擺,這是法國科學家雷昂·傅科(Léon Foucault)發明的,用來證明地球在自轉,為什麼這麼有名呢?因為他用簡單的設備就證明了人類長久以來懷疑但無法證明的事實!很多熱愛科學的人專程到這裡來朝聖呢!

往前走到底有個很有名的大型雕像是先賢詞的第二重點,François-Léon Sicard的「國民公會祭壇」,意義是紀念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唯一國會。

有趣的是這個雕像的背面還有其他雕像,我們特地走到背面看米拉波伯爵(Honoré Gabriel Riqueti, comte de Mirabeau)的雕像!

這層樓兩側的畫作也值得一看,例如Édouard Detaille的Vers la Gloire。

接著走很狹窄的螺旋樓梯前往地下室。

地下室是先賢詞的第三重點,有許多偉人長眠於此,例如米拉波、伏爾泰、雨果、居里夫人等等。

因為地下室非常大,有分成很多很多個走道。上面那張圖是主要通道,主要通道的兩側分支出許多小通道如下圖。

每個小通道裡有許多小房間,小房間門口會有寫名字,裡面就是長眠於此的偉人。

地下室除了超級多的偉人的棺材以外,還有偉人的雕像,如下圖的伏爾泰,致力於捍衛自由的哲學家,最有名的名言是「我不同意你的意見,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言的權利」!

還有做得很仔細的先賢祠大雕像,這是先賢詞的第四重點,因為這可不是普通的雕像,他的背面是做成剖面圖的樣子,可以仔細的觀察先賢祠的內部構造!


5. 先賢祠的資訊
票價
旺季全票(4月~9月):16歐元。
淡季全票(10月~3月):13歐元。
16歲以下由持有電子票券的成人陪同的兒童:免費。
一月、二月、三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的第一個星期日:免費入場。
營業時間
4月至9月:10:00~18:30
10月至3月:10:00~18:00
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45分鐘。
休館日:1月1日、5月1日、12月25日。